自免元年,集束炸彈沖刺

創(chuàng)新藥正在建設一個嶄新世界,每周,我們都能目睹巨型火球從天而降,小部分地方在毀滅,但大部分地方都在崛起。

何必在縫隙里尋找光,到處都是空白等待前三位圈地者。當開拓藥業(yè)不可能的雄激素脫發(fā)管線把投資者越縊越緊時,自免疾病斑禿還沒有國產創(chuàng)新藥。
自免作為第二大疾病市場正醒來,賽諾菲/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單抗(IL4R)是引爆國內長期疲軟的自免市場的導火索,依靠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適應癥,其中國銷售額從2020年1370萬美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2.48億美元。
國產 IL4R 單抗正進入沖刺期,整個白介素家族都在崛起。
2024年,自免元年,首個國產白介素家族、首個國產JAK抑制劑新藥將獲批上市。
自免疾病有100余種,比較分散,難以形成類似肥胖、阿爾茨海默病的板塊效應,但自免疾病之間存在共患率,一款創(chuàng)新藥甚至可以捆綁約10個適應癥,一旦首個適應癥獲批,就有成為集束炸彈的可能,對個別公司的催化作用極強。

IL4R 單抗(特應性皮炎)
作為全球唯一獲批上市的 IL4R 單抗,度普利尤單抗已成為自免風向標,2022年銷售額82.9億歐元,2023年銷售額將破100億歐元,并且在前邊解決成藥性問題,國內藥企在后邊只要臨床試驗方案設計合理,就不會爆雷。
IL4R(白介素4受體)是2型超敏反應中的重要靶點。2 型超敏反應影響到患者的皮膚(特應性皮炎/AD、慢性自發(fā)性蕁麻疹/CSU)、呼吸系統(tǒng)(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/CRSwNP、哮喘/Asthma、慢阻肺/COPD)和消化系統(tǒng)(嗜酸細胞性食管炎/EoE)。所以,自免新藥是集束炸彈,IL4R 單抗以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為核心適應癥(國內市場空間超百億),還可以發(fā)散到多個治療領域。過敏性疾病病程較長,需要長期用藥,在商業(yè)模式上對創(chuàng)新藥企比較有利。
IL4R單抗(特應性皮炎)國產前三:康諾亞CM310進展最快,目前已完成III期臨床最后一例患者出組,預計今年12月提交上市申請,有望在2024Q4獲批上市。后續(xù)的麥濟生物MG-K10于2023H2開啟III期臨床,三生國健SSGJ-611、康方生物曼多奇單抗預計將于2024 年開展III期臨床試驗。先聲藥業(yè)/康乃德Rademikibart(CBP-201)擬于2024Q1 在國內提交上市申請,據國信證券醫(yī)藥分析,Rademikibart 尚未在國內開展III期臨床,能否憑借 II期臨床數據申報NDA 且獲批上市存在不確定性。
640 - 2023-12-01T111118.373.png
資料來源:Insight、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
哮喘
據Frost&Sullivan,2020年國內哮喘人數達6470萬例,中重度患者占比35%,對于傳統(tǒng)治療方案(吸入或口服糖皮質激素)療效不佳,易出現急性發(fā)作、肺功能下降,導致患者日常行動受限。這與沒有針對哮喘背后的病理生理機制選擇合適藥物,以及控制哮喘氣道炎癥有關。
生物靶向藥物近年用于治療重度哮喘,度普利尤單抗具有良好療效,可通過抑制IL-4(白細胞介素-4)和IL-13(白細胞介素-13)雙信號通路阻斷2型炎癥發(fā)展,快速持續(xù)改善肺功能,大幅降低哮喘急性發(fā)作風險。11月17日,度普利尤單抗在中國獲批用于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維持治療。
哮喘適應癥國產三強:生物制劑針對靶點集中于IgE、IL4Rα、IL5和TSLP,其中康諾亞CM310有望成為國產首款哮喘生物藥,三生國建610(IL-5)重度嗜酸粒細胞哮喘預計2024H1啟動III期入組。恒瑞醫(yī)藥SHR-1905(TSLP)哮喘處于II期臨床,經過抗體工程改造,半衰期顯著延長,有望達到半年甚至一年注射一次。

COPD
COPD(慢性阻塞性肺疾?。┦侨虻谌笏劳鲈?。2021年中國COPD人數超1億人,目前首選ICS、LABA與LAMA三聯療法,但是約40%中重度COPD患者仍不受控并持續(xù)加重。11月27日,度普利尤單抗COPD臨床III期達主要終點,預計今年底前向FDA提交BLAs。
度普利尤單抗有望沖擊200億美元銷售峰值,但國產跟得較慢,今年之前,國內竟沒有一個COPD生物藥進入臨床。
COPD適應癥國產前三:康諾亞CM326(TSLP)、CM310(IL-4R)處于I期臨床階段,邁威生物9MW1911(ST2)開展Ib/IIa 期臨床試驗,目前全球尚無以 ST2 或其配體 IL-33 為靶點的抗體藥物上市。三生國健611(IL-4Rα)處于 II期臨床階段。

斑禿
國內約有400萬人患有斑禿,這是一種自免疾病,當免疫系統(tǒng)攻擊身體的毛囊并導致頭發(fā)脫落時就會發(fā)生,脫發(fā)通常發(fā)生在頭皮,但也可能會影響眉毛、睫毛、面部。相比雄激素脫發(fā)市場的成熟,大部分斑禿患者缺乏有效藥物,既往主要治療方法為外用、注射糖皮質激素。
年少不知斑禿好,錯把雄脫當成寶,開拓藥業(yè)是眼光不好,還是能力不足?
國內今年剛批兩款進口藥。
2023年3月,禮來JAK1/JAK2抑制劑巴瑞替尼在中國獲批用于成人重度斑禿的系統(tǒng)性治療。巴瑞替尼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適應癥已納入醫(yī)保,國內藥房規(guī)格2mg*28片的原研藥價格在1500元左右,屬于醫(yī)保乙類用藥,報銷比例大約40%至60%。長期服藥,費用負擔也不輕。
2023年9月,輝瑞JAK3抑制劑利特昔替尼膠囊在中國獲批,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禿患者,包括全禿和普禿,此前該領域沒有批準針對青少年的治療方案,并且針對成人的治療方案也有限。據輝瑞ALLEGRO2b/3期試驗結果,脫發(fā)率達到50%或以上的全禿/普禿患者接受利特昔替尼50mg治療6個月后,與安慰劑組相比,頭皮毛發(fā)覆蓋率達到80%以上的比例在統(tǒng)計學上具有顯著性(治療組23%vs安慰劑組1.6%)。與第一代泛JAK抑制劑相比,利特昔替尼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優(yōu)勢。
斑禿適應癥國產前三:利特昔替尼在美國年度標價為49000美元,估計在中國定價也不便宜,這為國產藥后發(fā)放量留下空間。國內企業(yè)中,進度前三為澤璟制藥的JAK1/2/3抑制劑杰克替尼III期臨床、恒瑞醫(yī)藥的JAK1抑制劑艾瑪昔替尼III期臨床、科倫藥業(yè)的JAK1/2抑制劑KL130008膠囊II期臨床。
杰克替尼風險和機會并存,2022年10月上市申請獲得受理,適應癥為中高危骨髓纖維化。這是第一個申請新藥上市的國產JAK抑制劑類創(chuàng)新藥,也是第一代泛JAK抑制劑,能否解決JAK 靶點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?如果第一個適應癥獲批,后續(xù)約10個適應癥(包括重度斑禿)的格局一下就打開了。今年底或明年初見分曉。
2024年將至,全力沖刺吧,在各個自免空白地帶插上國產創(chuàng)新藥前三的旗桿。

來源:阿基米德Biotech ,作者阿基米德君

聲明: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煜森資本立場,歡迎在留言區(qū)交流補充。如需轉載,請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本平臺留言。